时值夏季,夜市里大排档上火锅烧烤小龙虾和啤酒成为了大热天的标配。
这两年随着精酿啤酒的大火,身边喝精酿啤酒的人越来越多,“ 一入精酿深似海,从此工啤是路人。”
精酿啤酒是由专业啤酒生产线生产,且酿造过程中采用真材实料纯麦芽发酵酿造,从而使其口感好、风味纯正、口味多样、营养价值丰富。 正是这个原因,精酿啤酒备受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喜爱和追捧,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进入精酿啤酒行业,也有很多企业选择定制专属精酿啤酒作为企业宣传的伴手礼。

一、从金融精英到高级酿酒师
因为喜欢酒,从炙手可热的金融行业辞职,一头扎进了酿酒行业,去全世界游学学习。这种魄力听起来像是小说里才有的情节。
但对于李袁巍来说,这是想要跨行业做成自己的事业的必经之路。
“从十九世纪末传入中国开始,啤酒已经影响中国人的饮酒习惯100多年了。随着中国的开放与崛起,中国市场成为一块巨大的蛋糕。越来越多的外国啤酒品牌涌入中国抢占市场,成为了软性‘文化入侵’。那我们泱泱华夏,为什么就不能有一款中国特色的啤酒冲出国门、影响世界呢?
我去了日本还有欧洲很多国家游学,见识了他们的酿酒文化,也了解了很多百年酒企。2017年,我回国成立了鸿禾酒业。同年,我们研发的以中国元素为主的精酿啤酒‘莲子小麦’面世。
从那时起我就发愿:让舶来品说中国话,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精酿!”

云南鸿禾酒业创始人李袁巍(左) 与明德天盛投资总监马宇老师(右)合影
二、能全案定制的精酿啤酒
跟很多普通的精酿啤酒定制品牌不一样,我们鸿禾并不只是做酒体研发。我们从一开始就把精酿啤酒全行业的相关资源进行了整合,可以做到全案定制。
也就是说,我们不仅有酒体研发,还可以从前期外观设计到后期营销策划都帮忙定制解决,就是打造一个品牌的全流程我们都可以进行策划。
目前我们是全行业唯一一个能够做到的,我们也有实力做到。
因为我们有专业的技术团队,来自贵州大学,技术支持都是博士后;我们也有专业的设计团队,团队成员都来自川美;我们还有战略定制公司,是之前做三只松鼠品牌的团队。
所以,与其说我们是一个做精酿啤酒研发的品牌,不如说我们是一个做精酿啤酒品牌孵化的研发咨询公司。

三、冲击下的被迫转型之路
要说到困难,去年的困难是很多的。当时我们刚从品牌向研发转型,扩大了新的门店,开了新的实体店小酒馆,就遭到了疫情的冲击。人力啊、租金啊、成本啊各方面,实话实说当时的亏损是很严重的,压力非常大。
一方面加速了我们的转型升级,从半转型的品牌过渡阶段一下子正式转型为了研发咨询公司。 另一方面也开始了融资行动。从去年底到今年初,一直在进行这个动作,因为自有资金已经坚持不了太久了。我开始接触很多的专业基金机构,鸿禾在行业中有优势,所以其中确实有很多人对我们感兴趣,但最后的反馈都是“我们先看看”,因为打动专业基金是需要各种数据做支撑的。
我们的转型还是比较成功的,不再拘泥于实体门店之后,轻资产模式让我们的成本压力小了很多。同时我们的专业让我们得到了客户的认可,单子的体量变大,达到了近千万的级别。
我们也获得了很多荣誉,比如云南省创业大赛第二名,比如两次登上央视……
鸿禾酒业获得荣誉风采
四、关于融资经验?
从联系投资人到拿到结果,前后不超过一个星期。要说经验,大概有四点:
1. 选择一个靠谱的平台,这是很重要的。
因为我们做企业的有时候并不一定知道怎么去拿钱,所以说(需要)有一个靠谱的平台,有人来辅导你完成这个事情。像明德我觉得就做得很到位,全程给我的思路非常好,推动我去落实了融资的行动,而且确实让我拿到了结果。
2. 前期融资,从身边的资源或同行业入手。
因为他们对你做的事情更关注一些,这样你融资的时候他们更能懂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。就像我融资的时候,我其实就告诉他我未来要上市,现在不进来以后估值会上升,就不划算了,然后投资人就决定投资我了。
3. 制定好融资计划。

主要是要把握好时间节奏,这个点一定不要拖。
五、做更值钱的企业
我们现在的定位是精酿行业细分领域的MCN机构,别人孵化网红,我们孵化品牌。我想做成这个赛道的第一。
明德是一家蛮有格局和使命感的企业,给我带来的更多是思路思维上的影响。虽然我之前也是金融行业的,但是更多是实操层面上的,资本思维方面还很不够,还是拿自己的钱在烧。
“拿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业”乍一听好像有点不地道,但仔细想一下这是个双赢的事情,投资人和企业双方都可以站在更客观的立场上。我们放得开手脚去做事业,投资人也很轻松。
另一方面,要做“赚钱更值钱的企业”,人才团队的搭建也很重要。虽然我们的核心人才力量已经很强了,但梳理过后还是发现有需要调整的地方,会考虑将合适的人放在更合适的位置上。
从前是我追着投资人推动,落实资金到账;现在是投资人“等我安排”,我说什么时间合适,他们就什么时间投资。后续还有一笔资金,我需要晚一点跟明德的老师再商量一下怎么安排更好。
精酿啤酒的赛道很广阔,日渐增长的市场决定了我们的细分领域的天花板很高。成为精酿行业细分领域排名第一的“独角兽”企业,我非常有信心。
来源:张晓丽的资本思维